广西艺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红色文化传承彰显 艺术赋能守正创新
蓝 天 章 燕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其课堂主渠道作用,对于推动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起着重要保障作用。多年来,广西艺术学院始终立足民族区域特色和资源优势,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结合艺术院校专业特色,通过深挖红色文化艺术资源,优化红色文化艺术融入环境,强化红色文化艺术融入保障,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有效推进了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盘活红色文化艺术教学资源 实现教学内容“系统化”
红色文化资源是红色文化艺术融入思政课的前提基础,是确保教学水平和质量不断获得新提升的重要保障。学校十分注重加大对红色文化和红色艺术资源的挖掘、打造和提升力度,以推动教学内容“系统化”解决红色文化及红色艺术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
成立红色文化艺术资源教学研发团队。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为主体,整合学校党政干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辅导员等骨干成立红色文化艺术资源研发团队,按照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及第二课堂等分三大类别组建了8支骨干团队,为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和艺术资源开发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强化红色文化艺术资源的研发力度。组织学校红色文化艺术资源研发骨干教师,经常性深入南宁、百色、河池、柳州、崇左等红色革命根据地,对红色文化相关人物事件、实物遗址等开展专题调研和专项研究,并通过艺术展现形式推出系列红色文化艺术研究成果,为红色文化艺术融入思政课堂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十多年来,学校累计编制红色文化艺术资源教学手册13.3万册,出版相关专著、编著、教材40多册(套),发表相关高水平文章上百篇。
建立红色文化资源共享库。以红色文化教学资源共享为目标,以红色艺术资源数字化为依托,以现代新媒体技术为支撑,按照“平台共建、资源共享、数字支撑、综合利用”原则,根据艺术院校不同专业特点,采取分层次、分类别、分专题方式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性归类整理,建立了包括红色音乐、创作展演、经典话剧等8个类别在内的红色资源共享库,为红色文化艺术资源融入思政课提供了基础保障,学校每年均推出一系列优质课堂、优秀教学案例、经典课件和教学实践手册等。
优化红色文化艺术融入环境 实现教学管理“人性化”
良好的育人环境与工作体系是红色文化融入教学管理过程的关键保障。针对艺术院校学生专业特长、但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实际,学校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理念着力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工作体系,以推动教学管理“人性化”着力破解育人环境不优的问题。
构建全员育人工作格局。调动学校、家庭、社会等参与育人工作,强化学校、学生和社会主体间的角色认同,汇聚学校、社会和家庭等育人合力,既注重发挥专任教师、学校党政管理部门、辅导员和班主任等的德育、智育辅导和引导功能,也注重调动家庭和社会力量参与育人的主体和客体作用,着力构建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
深化全过程育人工作体系。多年来,学校始终立足不同教育阶段、院系专业学生的发展特点,全方面把握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坚持因材施教和按需施教,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不同院系和专业各学习阶段和学习重点的相互回应和整体推进,不断深化红色文化融入教育管理、教学服务、社会实践等人才培育的全过程。
优化全方位育人工作环境。全方位育人即强调育人空间和场域的多维视角,学校一直注重延展教学触角、优化育人平台、创新工作方式,把育人工作融入学校教育规划和教学管理的各方面,同时,也注重灵活运用红色文化艺术资源开展教学,发挥其隐性和显性育人功能,推进红色艺术与媒体平台、校园文化等的深度融合,逐步形成课上与课下、线上与线下、校内与校外良性互动的育人格局。
强化红色文化艺术融入保障 实现教学效果“长效化”
机制创新是推动一切工作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红色文化艺术融入思政课堂要实现长效化,建立健全完善的机制体制是根本保证。基于此,学校着力从建立健全沟通协调、经费投入、考核评估等三个方面入手,着力健全相应的制度保障,以推动教学效果的“长效化”解决教学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成立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牵头,分管领导具体指导,教务、财务、学工、团委和各教学单位等协调联动、密切配合的沟通协调机制,及时解决红色文化艺术融入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卓有成效地开展教学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落实经费投入机制。学校每年将红色文化艺术融入思政课教学所需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划拨专款专项用于教学资源研发、社会实践考察、红色经典创作和教学成果推出等,为红色文化艺术融入思政课提供物质支撑,有效确保了大学生红色主题教学系列活动的正常开展。
优化考核评估机制。学校将红色文化艺术融入思政课的各个教学环节结合起来综合考量,既注重备课时对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综合把关,又注重教学中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综合考察,更注重教学效果反馈和社会实践应用的全面考评。如在教学效果反馈环节,通过艺术展演和经典再现的方式,重点考核知识消化、综合理解和综合应用的能力和水平,凸显红色文化艺术融入思政课教学考评机制和考评体系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作者单位:广西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