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机场降碳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件棘手的事情,对于仍在快速发展的中国民航系统来说,机场的低碳化改造任务艰巨。目前,中国民航系统已经将绿色低碳作为机场建设运营的基本要求,个别机场在这方面已率先做出探索。据了解,黄花机场项目是新奥第一个泛能项目,对于快速发展的中国民航系统来说,机场的低碳化改造任务艰巨,长沙黄花机场的探索难能可贵。
管理和降低碳排放量的前提是算好能源账单。长沙黄花机场从2011年建成燃气三联供能源站,到2018年搭建智慧能源系统,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机场。这两项设施让长沙黄花机场成为节能减排的典范机场,也为其奠定了管理碳排放的良好基础。2019年,“长沙黄花机场智慧能源管理平台”作为唯一的能源类项目,成为中国民航局首批“四型(即平安、绿色、智慧、人文)机场”标杆示范项目。2023年,长沙黄花机场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即将新添碳排放统计、核算,以及管理功能,为全国机场系统践行“双碳”目标探路。日常工作中为确保供能设备高效运转,新奥员工会在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供能设备间内巡检,确保一切正常。
从三联供到智慧能源管理平台
据了解,燃气三联供项目在中国还是新鲜事物时,欧洲机场里已经普遍应用该技术了。为了保障安全,机场要求承建方另外配建备用的发电机。十多年的运作表明,燃气三联供技术是完全没问题的。长沙黄花机场冷热电三联供能源站项目于2011年7月与长沙黄花机场T2航站楼同步投运。为让能源系统的水平再上一层,新奥集团作为长沙黄花机场T2能源站的运营方,根据机场新的需求,为长沙黄花机场设计了一个集智能可视化监控、多能源管理、用供能一体化的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可智能调配电、气、冷、热等各类能源。
2021年5月,为进一步完善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升级改造施工开工,同年11月改造完成。改造后的长沙黄花机场智慧能源管理平台进入2.0阶段。新奥集团相关负责人姜远刚介绍说,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是会自己学习的,不断地提高管理能源系统的效率。
率先进入碳管理时代
为全国机场践行“双碳”探路
为响应国家低碳号召,国际机场理事会呼吁其成员机场承诺到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根据BNPParibasBank的调研,航空运输业的碳排放有三大来源:一是飞机航空燃油燃烧;二是与飞机相关的地面排放;三是航空相关的用电产生的碳排放。
机场减碳的第一步是要计量清楚能源使用情况。对此,长沙黄花机场计划在今年底前对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再次升级——进入3.0阶段,加入碳管理相关模块。3.0版本的智慧能源管理平台不仅可以统计碳排放数据,还会预留碳配额管理、碳交易和碳金融等功能模块,为今后长沙黄花机场更多的碳管理做准备。
随着智慧互联感知技术的进步,新奥将进一步强化需供互动,动态追踪人员活动,深度感知用能设备运行状态,智能调控供能系统,持续挖掘节能降碳空间。
在“双碳”时代背景下,能源体系数字化和智慧化是动态发展的,未来的运用会越来越普及。未来,新奥建设的智慧能源和碳数据管理平台将持续进行完善和升级,更好实现低碳发展。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