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前3季度,武汉市新增涉税市场主体11.36万户,同比增长45.08%,较2019年增长33.49%。
1-8月,武汉新增减税降费51.36亿元。
亮眼的税收大数据揭示着武汉这座城市的“活力密码”。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活跃的市场主体,离不开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武汉税收营商环境。
2021年,武汉市税务部门聚焦市场主体更深层次急难愁盼,数据赋能办税缴费便利化改革,协同完善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机制,思想破冰刷新税务速度,招招务实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助力市场主体步履轻盈、行稳致远。
“数字双翼”
智慧税务助力市场主体“飞起来”
“当天就收到了缴税通知信息,契税操作简单,不动产权证还能免费邮寄到家。”武汉市江汉区某城中村改造项目业主陈举,通过“鄂汇办”App顺利办结“链税通”不动产权证的申请业务。
“链税通”——“区块链+不动产”税收治理项目,是武汉税务在全国首创的“智慧税务”民生服务平台,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新建商品房不动产交易、税收和登记全流程。借助“数据上链”提升跨部门数据传递效率,整合4个数据流转节点,精简购房发票、家庭婚姻证明材料等4项资料,为自然人购买商品房业务压缩50%办理时间,成为武汉“智慧城市”重要组成部分。全市60%以上房屋交易实现“链上办”,截至目前,16.77万笔登记交易业务顺利完成。
“云端窗口”持续发力,武汉市税务系统办税窗口由443个减少至302个,减幅达32%,办税时间整体减少20分钟,最高压缩80%时间,纳税人体验感大幅提升。
“以前每个月至少要跑两趟税务窗口,今年以来,一次都没有跑过。”武汉汇诚瑞安会计服务有限公司职员陈珊,通过“网路”完成了发票增量申请业务,“之前我们90%的业务已实现在电子税务局办理,现在还有码上办,再也不用跑一次了”。
“一码互联-码上办”微信小程序,只是武汉税务“云端窗口”工程的序曲。今年以来,市税务局持续开发优化“一码互联”微信小程序,纳税人通过武汉税务公众号或扫描办税二维码进入“一码互联”平台,导税、预审、代办、邮寄等以前需要进厅的高频涉税业务均实现线上办理。
“高效智能”办税体验的背后,依托的是“前台精简快办、中台帮办代办、后台分析监控”的“三台联动”办税模式。
纳税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类似“淘宝”网购式的远程办税服务。江岸区“税务小江”明星工作室远程坐席“中台”,通过“云客服”电话专线,为纳税人提供“7×24小时”即时咨询服务,实现从“解答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让纳税人获得“搜索即服务”“问答即服务”的体验。
“扫码缴费后,手机支付界面实时自动弹出停车费电子普通发票,不用再到700多米外的岗亭手领停车费发票了。”武汉途游互联公司司机陈君在东湖磨山风景区停车场,首次体验了“票e得”停车开票系统的高效便捷。
“智慧税务”提升纳税人体验感、获得感、幸福感。今年国庆节前,在东湖风景区的磨山、听涛等4个核心景点内,“票e得”停车开票系统正式上线,成为司乘人员的24小时“办税员”。
精简流程
创新服务让市场主体“跑起来”
“现在想开公司太方便了,全程网上填资料。”湖北汇力机电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汪成,刚刚收到武汉税务邮寄的“创业大礼包”,“这里有营业执照、印章、税务UKey、发票等,还有几份操作指引……”
今年以来,武汉税务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围绕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针对开办、变更、迁移、注销环节,率先推出5项套餐式、主题式集成服务,累计减少办税事项、环节和资料92个(项),减少跑动次数18次,缩减办税时长75%以上。
营商“土壤”肥沃,企业“茁壮”成长。2021年湖北省民营企业百强榜单出炉,前三甲全为武汉企业,年营收达到2834.61亿元,显示出强大韧劲和活力。
市场主体活跃,股权变更频繁成为常态。
“以前办理自然人股权变更,至少跑2次才能办好,周期长达十几天。今天,我只跑了1次,在1个窗口,不到1小时就办好了。”武汉衡讯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汤先生高兴地说。
按照“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人办理、一次出件”的模式,武汉税务率先实现自然人股权变更“先税后登一事联办”,一次办结率达到89%,90%以上的低风险自然人股权变更最快半天办结。目前,该项目已被省自贸办纳入第七批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
“注销是纳税人最后一项涉税业务,必须让企业没有后顾之忧。”参与设计“注销一网清”项目的税务干部李渊源表示。武汉税务创新推出“注销一网清”,以风险管理、数据评价为支撑,强化与社保、金融、市场监管等环节协同办理,扩大简易注销范围。
目前,武汉涉税注销简办、即办比例达到90%,一般注销时间再压缩20%,减至8个工作日。
政策扶持
减税降费让市场主体“强起来”
聚焦市场主体更深层次急难愁盼,让市场主体强起来,武汉税务推行“一企、一策、一机制、一方案”。1-8月,全市新增减税降费51.36亿元。
武汉税务通过“智慧云综合数据平台”,精确“供需”匹配,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分门别类“点对点”推送税收优惠延期、小微企业税费新政、简并税费申报等政策。
武汉市青山城市建设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张环介绍,这次企业646万元的退税,就是武汉市税务部门主动电话联系她的。“以前是企业找政策,现在是政策找企业。退税流程快一步,企业困难就少一分。企业的现金资本得到了充分释放,经营活力和发展动力也会进一步增强。”武汉税务干部赵亮说。
此外,武汉税务推出的“年度纳税缴费账单”,不仅对减税降费政策进行效应分析,还能随时查询企业减免税信息、退税信息等优惠享受情况。
“您公司已符合退税条件,可从速登录办理”,武汉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收到汉阳区税务局办理退还的96.4万元增值税留抵退税,退税速度之快让这家新能源龙头企业获得感十足。
同时,“专班预审+服务前置+分类处置”增值税留抵退税工作法,通过对纳税人点对点的辅导,实现增值税留抵退税全程网上办。截至目前,全市对先进制造业企业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52户次,已退税49.76亿元。
针对小微企业的“无纸质申请、全程网上办”——“无申请退税费”新模式,将退税“红包”主动送至纳税人手中。截至目前,已退税到账6万户次,退税3.1亿元。
此外,武汉市税务部门联合银行金融机构,通过“银税互动”“税银贷”融资对接等线下活动,高效链接纳税信用与银行金融产品。今年10月,全市通过“银税互动”线上平台获得授信12496户纳税人,取得授信额度174.57亿元,贷款金额164.14亿元。(龚劼通蒋文叶翩刘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