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多,大学毕业生就像外来入侵生物一样,因为没有天敌所以肆意生长。随着高学历人才的泛滥,大学生也迎来了就业“寒冬”,并且它仿佛只会越来越冷,看不到冰雪融化的希望。

学生的思想受大环境的影响很大,80、90后的大学生们更加向往私企,因为这样能拿到高薪。而就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不明朗之际,同学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不再渴望高薪而是向往稳定。

这种情况下,考公、考研的学生也多了起来。当然,铁饭碗并不只有这两条路,大学生还可以进事业单位、央企、国企等,不过这类单位也不好进,如果在校招中没能被招录进去,那么日后再想考可就难如登天了

女儿考进银行才是噩梦的开始,家长含泪诉苦,意外引起共鸣!

在家长们看来,在私企挣得再多也不比有份稳定工作,尤其是体制内以及事业单位,不仅说出去体面还能实现旱涝保收。受家长的这种影响,很多学生也都向着这个方向前进。


(资料图)

在众多事业单位中,银行可以说是家长们心目中的好单位了,在他们看来在银行工作只需要每天做窗口就可以了。工作内容既简单又体面,每天穿着制服在那一坐,风吹不着雨晒不着的。

直至看到一位家长在网上含泪诉苦,才知道体面工作背后的不易。那位家长表示女儿毕业后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自己就想让亲戚给她介绍一份银行的工作,可亲戚却表示编制的工作自己也无能为力。

俗话说靠人不如靠自己,于是这位家长就让女儿自己考编,要说考编还真费钱,买学习资料加上供女儿读书,前前后后共花了2万多元。好在女儿自己也要强,最终还真就考进银行了。

本以为这下能松口气了,却不想这才是噩梦的开始,女儿入职的银行还有考核。头一年对员工有考核,如果表现好才有机会转正拿到编,否则就是个合同工。

可银行又与其他单位不同,不是员工只要靠努力就叫表现好,关键还得看能不能有业绩。这下家里的亲戚可都“遭了殃”,隔三差五就接到女儿的电话,被劝说去她银行存钱。

这下有压力的不止是女儿了,恐怕出五服的亲戚都受到了“牵连”,可就在亲朋好友都存的差不多之际,女儿的业绩还是没能达标。家长这下也急了,赶忙问女儿还差多少,真是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还差一百万”

无奈之下妈妈只好又拿出10万存到女儿的银行,可没过多久又有新的任务传来,没办法,又只好再拿出5万去买理财产品。而这种理财产品的收益还是未知的,究竟是赚是赔谁也不知道。

本来只想吐槽一下,却意外引起了共鸣,很多“过来人”都吐槽起在银行工作的不易。真是外表看似光鲜,实则业绩指标很高,基本都不能达成,要是达不成就扣钱,每个月到手的薪资并不多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银行才迎来了“辞职潮”,很多大学生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都受不了这种压力,最终选择了辞职。其实好的工作有很多,实在没必要为了表面的光鲜就打掉牙齿往肚子里咽。

事业单位固然是好,可同学们也要看好工作性质,避免努力错了方向

相信有很多大学生都跟这个女生有同样的经历,好不容易考上编制却发现还要面对层层考验,辞了吧又对不起当初的努力,继续干吧又实在难受,这种进退两难的局面属实难以选择。

部分事业单位下半年的招聘计划已经发出,同学们可登录官网进行查看,在选择前除了要看好薪资待遇外,还得了解具体工作性质。即便银行在受同学们吐槽,可它每年的招录门槛都是不低的,因此别浪费了自己的努力就好。

笔者认为,每份工作都有他们不易的地方,同学们刚入职如果感到不适也先别急着抱怨,要尽快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当然,如果是进体制内就要注意了,千万被急于显白自己,否则不知道会在无意中得罪了谁。

大学生要尽早做打算,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争取到更好的机会

如今大学生之间的竞争如此激烈,学生不论是想走哪条路,关键都是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所谓的核心竞争力指的就是学好专业知识,把专业相关的含金量高的证书拿到手,如果还有校级、国家级奖项就更好了。

最重要的是,学生要提前做好规划,可以先从小目标做起,然后慢慢思索未来想走的方向。等自己各方面条件都已达成,不论是想考研、考公还是直接就业,都不愁没出路。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