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陆芳
8月30日,由环球影业出品,好莱坞大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自编自导的新片《奥本海默》将在中国内地正式上映。该片也是今年暑期档的压轴大片。
潮新闻记者发现,对于在海外上映一个多月狂揽近8亿美元的《奥本海默》,国内影迷们也表现出了高度的热情,8月30日零点场预售火爆。
(资料图片)
《奥本海默》零点场预售主要集中在IMAX影厅,导演诺兰使用IMAX摄影机用彩色和黑白胶片拍摄该片,在IMAX影院的还原度自然是最高。
浙影时代影城·西湖文化广场店经理赵晓花告诉记者,8月30日零点场IMAX《奥本海默》卖得非常好,提前几天黄金座位就没了。她表示,该影院的IMAX厅是杭州唯一的激光IMAX厅,受到了追求视效的超级影迷的追捧。
不仅是浙影时代影城·西湖文化广场店,杭州其他影院的IMAX厅零点场也都不错。
有买了票的影迷告诉记者,诺兰的新片自然是想第一时间看到,而且零点场便宜。杭州影院IMAX零点场最便宜只要35.9元,其他五六十元、八九十元都有,最贵的也只要138元。考虑到《奥本海默》片长长达3小时,这个价格真心不贵。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奥本海默》映前1天,点映及预售总票房已破2000万。
《奥本海默》目前豆瓣8.6分,虽不及诺兰最辉煌的《蝙蝠侠:黑暗骑士》《盗梦空间》和《星际穿越》,但在他近年作品中是最高的,比《敦刻尔克》《信条》都要高。
《奥本海默》是一部历史传记片,改编自获普利策奖的传记《奥本海默传——“原子弹之父”的美国悲剧》,讲述了美国“原子弹之父”理论物理学家罗伯特·奥本海默在二战期间领导研制原子弹的过程,以及他在战后美国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罗伯特·奥本海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领导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其参与的“曼哈顿计划”最终研发出用于轰炸广岛与长崎的首批核武器,因此他被誉为“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曾经感叹道,人类史上首次核试验——1945年7月16日在新墨西哥州进行的三位一体核试验测试,让他不禁想到《薄伽梵谭》中的一句:“我现在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
战后,奥本海默在新成立的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中担任总顾问委员会主席,他利用这一身份游说国际社会对核能进行管控,从而避免美国与前苏联发生核军备竞赛以及防止核扩散。
奥本海默的研究成果包括分子波函数的波恩–奥本海默近似法、电子和正子理论、核聚变中的奥本海默-菲利浦斯过程以及首次预测量子隧穿效应。他和学生的共同研究还对现代中子星和黑洞理论、量子力学、量子场论及宇宙射线相互作用等范畴有重大贡献。
《奥本海默》耗资1亿美元,也是诺兰继《敦刻尔克》之后第二部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电影,是他迄今为止片长最长的电影。
基里安·墨菲饰演罗伯特·奥本海默,马特·达蒙饰演“曼哈顿计划”的主管莱斯利·格罗夫斯,小罗伯特·唐尼饰演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的创始委员之一路易斯·施特劳斯,艾米莉·布朗特饰演奥本海默的妻子凯蒂。
诺兰在电影中第一次尝试使用第一人称视角创作剧本,并首次使用IMAX黑白胶片摄影。观众在电影里看到奥本海默这个谜一般的男人,陷入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悖论中,冒着毁灭世界的危险来拯救世界。
诺兰在《奥本海默》中使用了他钟爱的实拍。电影中,包括原子弹爆炸的画面在内,诺兰皆选择以IMAX胶片摄影机实景拍摄而成,而非采用特效。
剧组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完整重建了当年原子武器研究基地——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还原了当年的“三位一体”原子弹试验场景,其标志性特征是一座30米高的钢架高塔,以及奥本海默观看核爆炸的遥远地堡。
“三位一体”的核爆测试场面无疑是电影中绝对的视觉高潮,用IMAX胶片摄影机实景拍摄。
“核爆令人畏惧,我们希望大家可以感受到真实的爆炸以及火焰所带来的紧张感,而这些如果使用视觉特效的话很难做到,所以我们选择了真实画面实拍。”诺兰表示。
尽管这部作品涉及到大量历史事件和众多人物,但诺兰却说,他觉得影片非常适合对奥本海默这段历史完全不了解的人来看,并希望他们看完后再去了解相关的人和事。“我希望观众自己去思考,当他们看了电影以后,能够和这些科学家一起经历奥本海默生命当中各个阶段,自然会有所感悟。”
影片中的事件以非线性时间线展开,奥本海默从学生时代到洛斯阿拉莫斯试验场,以及他分别出席1954年的安全听证会和1959年施特劳斯操作的提名听证会的情节,在电影中交替出现。
此外,奥本海默的视角和施特劳斯的视角,分别以彩色和黑白两种画面来展现。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