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这个暑假,00后学生许涵印象最深的事是在福州鼓楼区的社区“长者食堂”学知识。她是一个在福州市区土生土长的孩子,目前就读于福建理工大学工程造价专业大一的学生,七月上旬,她和另外9名同学在校院团委指导老师的组织下参与了“思想探源之路”福建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结合当地政府部门委托学校的科研项目,以“鼓楼区‘银龄互助’构建老年友好型社区”为主题进行实地调研。

“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军门社区考察时,提出“三个如何”的治理之问:“如何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一些,如何让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畅通一些,如何让群众感觉更平安、更幸福一些。”近年来,福州市和鼓楼区各级党委政府始终牢记嘱托,为社区群众的美好生活开展了大量的“民生工程”,其中“长者食堂”就是其中针对老年人用餐的具体项目。“没想到为老年人办家门口的食堂这么不容易,没想到老年人在长者食堂用餐幸福感这么强”,实践团成员福建理工大学大三学生王美雅用“两个没想到”在调研分享会上发出了感慨。她在这个暑期和团队成员走访了多个鼓楼区的社区“长者食堂”,做访谈、看实地、进后厨,还化身服务员在食堂开展志愿服务,这种带着课题和亲身参与的实践方式,让她真切地感受到了社区围绕“为老、适老、助老”理念建设长者食堂、照料中心等一系列民生工程的初衷和艰辛。

和以往的社会实践不同,福建理工大学团委今年在体制机制上聚焦“常下乡”的立足点,联合校内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教学单位,提倡“对标主题实践、带着课题实践、解决问题实践”的工作理念,号召参与师生把论文写在基层、把专业用在基层,许涵和王美雅参加的实践队就是以鼓楼区社科联委托给学校的重点课题为抓手,将进行长达一年的跟踪调研,最终形成资政报告给当地政府,提出具体的建设性意见和举措。

日前,实践暂告一个段落,成员们回校加紧撰写调研报告,许涵在自己的实践体会里深情地写道:“在学校课堂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中了解了福州市‘3820’工程的故事,这段时间的调研,让我更加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为民情怀’的内涵,更加明确了青年学生如何参与到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中,敢闯敢试,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希望的田野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