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了解,自今年6月以来,“三夏”农机跨区作业逐步进入高峰期,进入我区产粮区域进行收割作业的部分二轴联合收割机(插秧机)运输车辆因超限超载等问题,在我区收费站无法享受减免政策引起收费方面的争议,产生恶意堵塞收费站车道和投诉等事件。对此,广西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在全区高速公路收费站组织开展“三农”保通保畅服务工作,主动和驾驶员沟通协调、耐心解释政策,有效解决了堵道事件,保障车道正常通行。
堵塞车道的车辆一度造成收费站交通拥堵。
“7月1日18时05分,9辆超限超载的联合收割机运输车辆行驶至玉林南收费站时,拒绝缴费,并将车辆停留在车道内。至翌日9时50分,在该收费站堵道的联合收割机运输车辆增至16辆,造成收费站所有出口车道均无法正常通行。广西高速公路发展中心玉林分中心协调陆川县政府等有关部门及司机代表共同召开协调会,解释政策,答疑释惑,最终获得司机们理解,按照政策缴费并将车辆驶离收费站。”广西高速公路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工作人员耐心向司乘人员解释相关政策。
据了解,6月1日至7月4日期间,我区各高速公路收费站查验联合收割机(插秧机)运输车辆共2186辆,其中符合减免通行费政策的1531辆,因超限超载等原因不能享受减免通行费政策的655辆。截至7月5日,因超限超载运输不愿意缴费而故意堵塞收费站的车辆累计480辆,经过沟通协调后,已全部驶离收费站。
多部门共同召开协调会解决问题。
“为有效服务好‘三农’,助企纾困,确保高速公路收费站安全畅通,广西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将不断优化服务措施,统筹做好收费政策宣传高速公路保通保畅工作。”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相关人士说。
各有关部门将严格执行高速公路跨区作业联合收割机(插秧机)运输车辆相关政策文件要求,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同时,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在可变情报板和高速公路收费站、服务区等场所悬挂横幅等方式,宣传高速公路跨区作业联合收割机(插秧机)运输车辆相关政策,强化社会正面导向。此外,加强收费人员培训工作,进一步规范现场处置措施,积极向司乘人员做好政策解释,理性沟通,确保文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