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8月20日清晨,湖南省耒阳市坛下乡东升村的熊义进、熊义武两兄弟,扛着农具来到因干旱而龟裂的稻田,等待一场“及时雨”。

此刻,一条长800米的输水管道正在稻田中架设。衡阳市应急综合救援大队出动两个中队指战员、一台大型排涝车,带着4台大功率抽水设备,一大早就投入抗旱救灾中。

衡阳市应急综合救援大队的队员们在架设输水管道。新华社记者 明星 摄

坛下乡是一个农业乡镇,平时主要依靠欧阳海灌区草塘边支渠和坛下乡人工河的水灌溉。此次干旱,东升村受灾的稻田离水源比较远,且没有电力线路可供抽水,经过高温暴晒,数千亩稻田干涸开裂。现在正值水稻生长关键期,急需一轮“救命水”来解渴。

时间逐渐推移,烈日开始炙烤大地,田野中热气蒸腾。衡阳市应急综合救援大队15名队员忍受着将近40摄氏度的高温,抬着白色的管道,一段段地向远处铺设。一路上,他们挥汗如雨。

衡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万文斌介绍,队员们19日在坛下乡忙活了大半天,让300多亩干旱的稻田喝上了水,但村民盼望着能继续送一天水。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