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12月10日晚,2022桂林艺术节开幕大戏——舞台剧《两京十五日》在桂林大剧院上演,大批桂林市民慕名而来,能容纳1500人的主剧场几乎座无虚席。

作为马伯庸首部改编成舞台剧的作品,《两京十五日》在2021年与观众见面,广受观众欢迎。2022年《两京十五日》重启制作,由担任桂林艺术节艺委会委员的赵淼导演,全新主创团队在剧本、舞美、服装等多方面全新升级。总长约205分钟的全新《两京十五日》亮相首届桂林艺术节,更具戏剧性和冲击力,舞台上精致的木质宝船、古色古香的香炉、水牢,甚至是写实的蛐蛐,都被道具师巧妙还原。在这场大戏中,亦真亦幻的舞台场景、高潮迭起的剧情、富有张力的表演,让观众在现场酣畅淋漓地体验了明朝版“速度与激情”。

舞台剧《两京十五日》。图片均为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记者 徐天保 周军 摄

该剧改编自马伯庸同名畅销小说,取材于《明史》明宣宗朱瞻基的一段真实历史,小说讲述了朱瞻基还是太子时,遵照父令去南京视察,但所乘坐的宝船发生爆炸,面临生死时刻,他必须15日内从南京赶到北京,拯救自己,也拯救大明。

史书上的寥寥数笔,而马伯庸的《两京十五日》用70余万字,刻画了170多个角色,将之改编为舞台剧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导演赵淼坦言,在篇幅、空间和时长限制下,剧情取舍经常会让他陷入两难的境地。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