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道肿瘤研讨会(2022 ASCO GI)上公布了采用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2年生存数据,结果显示PD-L1 CPS≥10的食管鳞癌患者的2年总生存率接近30%,是化疗组的两倍。这是食管癌治疗的重大突破,为符合此适应证的患者带来福音。不过,许多患者可能只知自己是PD-L1 CPS≥10的食管鳞癌患者,却不知前面的那一串字母与数字到底意味着什么。其实这是判断肿瘤状态的一种指标,基于免疫治疗是怎么治疗的原理,能更好地预测治疗效果。
CPS是什么?和免疫治疗是怎么治疗的原理有关
CPS中文叫联合阳性分数,计算的是肿瘤细胞和肿瘤相关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组织细胞)中PD-L1阳性数量、再除以肿瘤细胞总数,计算百分比。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这个跟免疫治疗是怎么治疗的原理有关。
通常情况下,人体中会有许多免疫T细胞实时监视细胞异常。具体的方法是,T细胞表面有一些称为免疫检查点的蛋白,它们可以与碰见的细胞上的相应蛋白结合,如果结合成功后即表示细胞正常,可以放行。肿瘤细胞就是利用这一特性,生长出正常细胞才有的蛋白,与T细胞结合,从而通过检查,逃脱免疫系统监视和攻击。
在这些免疫检查点蛋白中目前研究最多的就是PD-1,与PD-1相结合的就是PD-L1。肿瘤正是生长出了PD-L1,躲过了免疫检查。为了阻断这种对T细胞的干扰,PD-1抑制剂就被研发出来。
既然是针对肿瘤细胞上PD-L1的药物,所以计算肿瘤细胞和肿瘤相关免疫细胞中PD-L1的含量就有助于预测药物的疗效。CPS正是多种计算方式中较为精准的一种。
CPS评分示意图,右边出现PD-L1+的都是含有PD-L1相关细胞
免疫治疗是怎么治疗的,CPS有助于食管癌精准治疗
CPS的精准之处在于,在计算表达PD-L1阳性的细胞时,除了肿瘤细胞之外,与肿瘤相关的免疫细胞 CPS也都会包括在内,也因此多个癌种的CSCO肿瘤诊疗指南中都推荐了CPS检测方法。
在帕博利珠单抗有关食管癌的两项重要研究,KEYNOTE-181和KEYNOTE-590中,都表明免疫细胞的PD-L1表达水平与免疫治疗药物响应密切相关,也都将PD-L1 CPS≥10人群的总生存期作为主要研究终点之一。虽然PD-1治疗食管癌的III期临床研究数量在不断“膨胀”, 但是,帕博利珠单抗仍然是目前唯一一个从二线治疗到一线治疗都将PD-L1 CPS≥10人群的总生存期作为主要研究终点,并持续验证了PD-L1 CPS≥10可作为免疫治疗的疗效预测因子。
KEYNOTE-181的结果显示,帕博利珠单抗对PD-L1 联合阳性分数CPS≥10人群带来显著的生存期改善和死亡风险降低,在CPS≥10的患者中,帕博利珠单抗组12个月的总生存率达到了53%,是化疗组(16.1%)的3倍;中位总生存期达到12.0个月,相比对照组死亡风险降低66%。
另外在KEYNOTE-590研究中CPS≥10人群的分析结果也再次肯定了一个业界共识——免疫治疗在精选人群中可以疗效最大化;且人群越精准,生存获益就越大,而且化疗的疗程也可以缩短。
在中国人群中,根据PD-L1 CPS值精选人群的意义尤为凸显。无论是KEYNOTE-181 研究中CPS≥10人群总生存期的死亡风险降低62%, 还是一线KEYNOTE-590研究中 CPS≥10人群总生存期的死亡风险降低67%,这些结果都显示,帕博利珠单抗为PD-L1 CPS≥10中国食管癌人群带来更为显著的总生存期改善和死亡风险的降低。
了解了免疫治疗是怎么治疗的与CPS的关系后,再看CPS≥10人群在食管癌治疗中的显著获益无疑是令人振奋的消息,相信患者朋友们对积极治疗会有更多的信心。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CPS≥10人群的疗效将得到更多的确证。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