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球的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142万辆,同比增长了54.5%。我们认为,在下一轮汽车产业转型当中,新能源汽车无疑是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徐留平强调。
因而,在这种驱动下,整车的价值正在并将发生重大变化。徐留平对2018年和2025年汽车的整车价值进行比较后发现:传统类汽车以钢铁为主的组成分别是车身和底盘、动力系统,这两项的价值占比分别为51%、32%。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产业主流后,各部分价值的占比将发生较大变化。其中,车身和底盘将占比27%;动力系统价值占比将为36%;电子电气等将成为汽车产业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占比35%。
“也就是说,预计到2025年,汽车以钢铁材料为主的组成构件的价值在整车价值中的占比,将从原来的83%降为27%左右。”徐留平总结道。徐留平据此提出,历史上,汽车的主价值是钢铁,是“钢铁+”发展模式。未来汽车电池的使用量将大幅增加,电子电气的价值不断增加,将形成“X+汽车”模式。
2019年,在中国汽车市场下滑10%左右、行业利润下降近25%~30%的情况下,中国一汽一枝独秀,无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都取得逆势增长。其中,销量为346.6万辆,同比增长1.3%;营收达6200亿元,同比增长4.4%。徐留平认为,这得益于中国汽车市场的大容量(每年两千七八百万辆)以及中国一汽积极打造能够打动消费者的产品,也得益于多种战略的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科学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