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种的桑树养料菌种长势良好。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韦世仙 摄
农业技术员在指导菌类培育。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韦世仙 摄
广西新闻网上思4月11日讯(通讯员 韦世仙 )日前,笔者与上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包家爱,驱车来到上思县那琴乡龙楼村的牛屎拗,探访食用菌种植基地。
基地由五个大棚组成。笔者首先来到培养料袋加工的大棚,大棚内的一堆养料边,防城港市科技特派员陆美龙兄弟俩正在使用装袋机打包培养料袋,一旁小朋友也过来搭把手,将打包的养料袋搬到旁边的空地摆放整齐。
陆美龙兄弟两人见我们到访,于是放下手中的活,抱起一束金黄的蘑菇介绍,这束金黄的菌叫榆黄菇,是前段时间用桑枝粉碎后做的养料,试种植出这么大一束榆黄菇,看长势还是不错。
随后陆美龙摘下这束榆黄菇,放到电子秤上,就一束蘑菇就有近0.5公斤的重量。陆美龙介绍他,这一袋养料种植的榆黄菇可以摘七茬,按目前市场价格15元/斤来算,一袋养料袋产值在45-75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据了解,今年3月初,该基地从叫安镇百包村黄天党的桑园采收回来的大量桑枝,经过粉碎、调配制成食用菌的培养料。目前,大棚种植有榆黄菇、红平菇、鸡腿菇、猴头菇、茶树菇等10多种食用菌,养料袋已有5000多个,还有一个月左右均可以出菌。基地计划增种桑树枝作为养料的菌类达20000袋。
包家爱告诉笔者,桑叶作为养蚕的主要食料供应,而每年大量桑树枝条便可以作为食用菌的养料,用来种植食用菌,既可以变废为宝,优化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又可以延伸桑蚕产业链,同时,还可以发展本土特色产业,提高桑蚕产业综合效益,降低种桑养蚕产业风险。
2022年上思县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该县大力实施“1633”工程,其中桑蚕产业园建设是“1633”工程中一项,计划在全县大力发展桑蚕产业,打造万亩蚕桑种植区和百亩标准桑蚕养殖区。桑蚕产业链的延伸,不但增加了桑树的附加值,还可以安置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