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陕西到河南,他们只为一件事儿!

75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为贯彻落实书记关于石窟寺保护利用、考古与研究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研究加强石窟寺遗址保护利用工作的会议纪要》,促进与丝路文化传播密切相关的敦煌学、石窟考古、丝路学的深入研究,共青团陕西师范大学暑期重点实践团队项目《陕西师范大学青年学者敦煌壁画外来图像文明属调查研究》团队成员从陕西到河南,于8月29日-31日先后到河南省博物院、巩县石窟、洛阳龙门石窟、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等历史文化遗迹,充分考察敦煌与古代两京地区的密切联系。此次调研的总体内容是对包括敦煌石窟以及中原地区石窟寺遗址中涉及的外来图像进行全面搜集与整理,对图像的艺术风格进行详细分析,宏观整体讨论敦煌与两京壁画、造像艺术中相关图像的文明属性,探讨敦煌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贡献和影响。

8月29日,河南博物院考察与现场教学:河南博物院位于郑州,是第一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有馆藏文物17万余(套),精品文物数量多、种类全,是见证中华文明发展轨迹,展示中国历史发展脉络的文化艺术宝库。此次河南博物院之行主要实地考察九大镇馆之宝,贾湖骨笛、杜岭方鼎、妇好鸮(xiao)尊、莲鹤方壶、云纹铜禁、玉柄铁剑、四神云气图、武则天金简、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瓷瓶,同时现场观摩华夏古乐复原演奏。

8月30日,考察巩义石窟、洛阳博物馆:巩义石窟位于河南省巩义县,本次团队调查研究项目开展中,于8月30日上午前往巩义石窟考察,了解到这是一座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的皇家寺院和石窟,经历了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宋等开窟造像形成的规模宏大的石窟群,团队围绕敦煌石窟中的丝路图像与之展开比较研究,同时下午现场观摩考察洛阳博物馆,寻找丝路遗迹与两京文化交流密切相关的学术议题。

8月31日,龙门石窟、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现场考察与教学:为保证此次调查研究项目的开展水平,团队于31日集中考察洛阳龙门石窟、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围绕长安与丝路文化传播交流密切相关学术议题,对龙门石窟中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皇权更替、佛教发展、绘画、雕刻、建筑、书法等诸多方面进行详细记录和调研。下午考察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是世界上第一座古墓葬类专题博物馆,也是国内唯一一座集帝陵、古墓葬及其附属文物、石刻和古代壁画为一体的大型墓葬类博物馆。博物馆展示陵墓密集,数量众多,时代跨度大,反映出不同社会的人生价值追求和审美习俗演变,为团队研究石窟与墓葬观念的结合议题提供了大量实物资料。

75

通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书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 的进取精神,进一步发展和巩固陕西师范大学在长安与丝路文化传播这一研究领域的优势地位。(包明杰)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