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 通讯员 宓潇
2022年1月24日,由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提出,地铁公安分局、交通(水上)治安分局主导编制的《城市公共客运智慧安防管理通用要求》正式实施。作为首个在全国范围内涵盖城市轨道交通、路面交通、水上交通的省级安防标准,为该“三域”治理提供了精准智慧安防管理依据,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标准空白。杭州公安积极推进标准应用推广,已在安检查控、服务民生、保障亚运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今年以来,杭州市公安局紧紧围绕“智能、无感、动态、和谐”的安保新理念,持续在亚运安保中做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安防建设,实现辖区治安平稳有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聚焦“智能”防控
地铁公安分局以提升地铁智能警务效能为目标,持续推进机制改革、智慧攻坚,助力地铁亚运安保顺利开展。分局联合顶尖科技企业率先研发了智能安检系统,管制刀具、喷雾、不明液体和易燃易爆物品在安检机X射线下的成像的面积、颜色值和形状都不相同,精准设置判断阈值,根据不同阈值,发出提示弹窗和语音报警,实现在复杂场景下准确识别常见违禁物品。刀具、液体、喷罐、枪支、子弹等物品识别率均达到90%以上。目前,已在重点车站设置智能安检机348台,累计拦截管制刀具2300余把,危险液体4100余瓶,易燃易爆类喷灌3.5万余个。
打造“无感”安保
标准出台为各地各单位智慧研发提供了指引,进一步丰富亚运安保智能化手段,为杭州亚运会顺利召开营造安全有序的公共交通治安环境。在杭州市公安局打造“三域智理系统”的基础上,分局研发“四实一图”主动警务系统,打造奥体中心站智能安保样板车站,建设地铁车站三维模型,引进“小远机器人”,并重点研发推广“智能证码通”设备,打通数据流,实现“黑白名单、精准盘查、快速布控、客流计数、人证码合一核验”五大功能,目前已投放260台设备至一线站点,并在奥体中心站、博览中心站、火车东站等站点重点铺设,以亚运安保压力测试赛为契机,对设备在赛时地铁安保开展实测预演,累计已精准核验近20万人次。
紧盯“动态”调控
紧紧围绕群众所思所盼所需,杭州公安将标准落地与为民办实事紧密结合起来。地铁公安分局面对地铁客流逐年较快递增这一实际,率先研发了全国首个具备实战辅助决策功能的全线地铁客流智能监测预警系统以及针对重点站龙翔桥站推出客流感知系统。科学设置各站点客流预警阈值,提炼形成“当日累计客流预警模型”“瞬时客流模型”“进出差客流模型”等多个智慧客流模型,结合烟花大会等大型活动客流疏散经验,提前做好预案,科学布警。今年“五一”假期,地铁龙翔桥站客流突破历史新高,5天共运送乘客126万余人次,其中4月30日当日客流量更是到达了30万极限运转状态,分局根据系统模型测算,动态实施站口渠化引导、释放闸机、空车载客等一系列措施,为客流管控争取到了宝贵时间,成功经受住了大客流考验。
营造“和谐”环境
地铁公安分局继续深化“智惠找”警务品牌,提升地铁寻人找物等求助类警情处置能力。从最初的探索模式,升级为越来越智能化、精准化的智慧警务模式,这也使得分局能更好地竭诚服务,守护杭州地铁的平安。1个站台1个月归还200余张遗失证件、17分钟跨越15个站寻回走失老人、从蛛丝马迹中找到掉入轨行区的手机、帮助八旬老人守护甜美爱情......“智惠找”运用视频追踪、全线布控、上下联动等多种方式,跑出了“惠民加速度”。截至目前累计已找到走失人员607人次,寻找物品19689件,调解纠纷358起,收到锦旗708枚,感谢信230封。在公共交通客流提升20%的现实情况下,乘客满意度提升了19.7%,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供了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