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王田甜 记者张扬)审理经济纠纷案件,查明涉案资产至关重要。日前,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一起增资协议纠纷案,为准确查明企业现有资产,该院法官在9天时间里辗转近8000公里,对12家企业、19个矿业权的资产、经营情况进行了审计、评估。
案涉19处矿场(山),散布在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和湖北省神龙架林区和宜昌市,其中9处矿场在甘新蒙接壤的“无人区”腹地,其它矿场(山)也大多位于无公共交通、无网络信号的偏僻之地,想短时间完成勘验,难度极大。
“千难万难,畏难才是真难,去干了就不难。”
2021年12月,武汉中院民三庭潘捷法官与鉴定工作人员一起,分三次北上西进,行戈壁、钻矿洞、下河滩、进厂房,克服疫情、高反、低温、迷路、岩石垮塌等重重困难,9天时间、行程近8千公里。
在赶赴甘肃“无人区”矿场的途中,天气异常寒冷,气温下降到零下十几度。由于无公共交通,无沿途补给保障,无网络信号导航,潘捷一行租用车辆,由当地司机驾驶近2个小时,在没有道路的荒原上,沿着进出矿区的重型卡车轧出来的车辙,直插戈壁腹地。
深藏在神农架原始林区的两座矿山,附近地理条件异常恶劣。潘捷一行不仅要忍受长时间山路行驶的颠簸、长时间手机信号中断的不便,遇到乱石滩,只能集体下车步行。
为查明生产设施设备和矿产开采情况,潘捷一行在接受安全教育培训,戴上头盔、矿灯,配备用查看矿下工作功能区域、紧急避险区域以及安全救援物于确定矿内人员位置的特殊定位器后,乘专用车辆进矿洞,资设备。遇车辆去不了的地方,大家就在满地矿渣的洞中摸索前行。
“通过这些现场查勘,让我们对案涉具体资产情况有了现实和直观的了解,以便法院下一步依法公正审理。”潘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