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有中国网络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纪录片已经进入了“网生时代”,网络制作和网络播放的形式将会给纪录片带去更多可能。B站副董事长兼COO李旎透露,目前,B站不仅是国内最大的纪录片出品方之一,更成了网生纪录片的代表平台。
网生纪录片,即由互联网平台驱动、面向互联网用户制作、在互联网平台播出和传播的纪录片。近十年来,互联网的介入,为纪录片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同可能。依托新的媒介技术建立的视频网站为中国纪录片开辟了令人兴奋的新场域。网络视频平台不只是电影市场或电视平台的补充,更会反输传统的卫视频道。以2017年的纪录片《寻找手艺》为例,这部素朴却宝贵的纪录片被十几家电视台拒绝后投放在了B站,借助B站的社群互动和话题发酵,引起了广泛关注后又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等电视平台播放。
其实,早在2016年,央视出品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就出现了“站外开花站内香”的现象。2016年,B站凭借《我在故宫修文物》开始涉猎纪录片,2017年发起了哔哩哔哩纪录片寻找计划。 之后,B站联合国内优质团队,先后出品了《极地》、《人生一串》、《历史那些事》等优质作品。 其中《极地》荣获了2017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纪录片,《人生一串》也在播出后获得了业界诸多奖项的认可。2021年的《小小少年》又创佳绩,获白玉兰奖最佳系列纪录片。
相比其他纪录片出品方,在受众上,B站出品的纪录片更专注于年轻人群体。在选题上,更强调获得感,好奇心,同理心。生活类内容,尤其是以非虚构,记录个人生活为主要特征的Vlog内容(视频博客)的崛起,也推动了B站纪录片生态的进一步成熟。与之相对应的是,是纪录片的新世代受众,他们来自中国接受最优质教育的一代年轻人,有领先全网的鉴赏能力,超强的互动能量和黏性,以及超强的意见输出能力。在李旎看来,这批观众是中国纪录片生态未来的基本盘。
如今,B站正通过加强纪录片这一品类,来满足越来越多新世代观众的求知欲。B站副董事长兼COO李旎表示,“对于B站来说,纪录片是我们的终身事业。它是B站知识内容的旗帜,是B站内容价值观的体现,更是B站作为文化品牌的核心拼图。”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