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天府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的协调下,籍田镇进齐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运用无人机技术,为尖山村完成了80亩冬小麦的播种工作。这项创新举措不仅展现了现代农业科技的高效精准,更有效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难题。
01 、人力播种面临困境,劳动力短缺成难题
尖山村与传统农耕村落一样,面临着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的普遍困境。“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的多是老人和妇女。”尖山村村委会负责人表示,每到播种季节,寻找足够的劳动力就成为头疼问题。
传统人工播种方式效率低下,一个劳动力一天最多只能完成2-3亩地的播种工作。按照这个速度,80亩地需要30个劳动力连续工作一天才能完成。
人工播种还存在播种不均匀、出苗率不稳定等问题,影响最终产量。农村劳动力老龄化趋势加剧,使得农业生产面临严峻挑战。
02 无人机精准播种,高效低成本显优势
相比之下,无人机播种展现出显著优势。此次使用的农用无人机搭载精量播撒系统,能够实现均匀、精准的播种作业。
“无人机播种效率惊人,一天就能完成50-80亩地的播种任务。”进齐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介绍。这意味着80亩地的播种工作,最快仅需1多天时间就能全部完成,效率较人工播种提高20倍以上。
成本方面,无人机播种同样具有明显优势。传统人工播种每亩成本约需100-120元,而无人机播种每亩成本仅为20元左右。
03 服务中心统筹协调,搭建技术助农桥梁
天府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在此次无人机播种作业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中心积极对接农户需求,协调专业资源,为传统农业注入科技力量。
“我们了解到尖山村面临劳动力短缺难题后,立即联系了具有无人机作业经验的进齐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
中心不仅提供组织协调服务,还协助进行田间规划、航线设定等技术指导,确保无人机播种作业科学高效。这种“服务中心+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为小农户对接现代农业科技搭建了便捷桥梁。
04推广价值显著,智慧农业前景可期
此次无人机播种作业的成功实践,为破解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案。天府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表示,将继续推广这种高效现代农业模式。
服务中心计划建立无人机服务资源共享平台,将更多的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纳入服务体系,让智慧农业惠及更多经营主体。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推广,无人机不仅用于播种,还将拓展到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实现农业生产全程的智能化、精准化管理。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