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为切实维护广大职工的劳动健康权益,全国总工会近日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职工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工会督促用人单位合理布局生产现场,为职工提供必要的个体防护用品和高温作业休息场所,按规定发放高温津贴。

连日来,高温天气唱起了“主角”,很多地方进入“烧烤模式”。烈日当头,劳动者的耐受力下降,劳动强度更大。作为劳动保护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温津贴发多少、怎么发,关乎劳动者的切身权益,考验着用人单位、职能部门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态度与力度。在高温天气来袭之际,有关方面重申高温津贴的发放问题,很有必要。

高温保护事关劳动者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这项工作做得怎么样,考验着用人单位的良心,彰显着一座城市的温度。近年来,相关部门每年都会出台关于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很多地方也会及时落实相关要求。用人单位发放津贴、调整工时,社会各界支援清凉用具、解暑食物,在不少地方已经成为常态。然而,由于高温保护缺乏刚性、劳动监察不到位等原因,个别地方仍存在超时工作、拒发补贴,甚至用防暑降温饮料、防暑药品等充抵高温津贴的现象,导致这份清凉关怀大打折扣。

早在2012年,人社部等就印发了《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各地也出台相关规定,从制度上织密高温劳动的保护网。可即便如此,在一些地方,高温津贴发放还是陷入“年年喊、年年难”的怪圈。因此,将保障高温津贴落实到位,不能仅仅依靠用人单位的自觉,而要发挥好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相关部门应当积极作为,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提高劳动者的权利意识,更要依法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督检查,严惩各种形式的拒付高温津贴行为,打通津贴发放的最后一公里。

有研究显示,今年很有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炙烤”之下,高温津贴也要趁“热”发放。为高温下劳动者撑好“防护伞”,把这份善意不折不扣送到劳动者手中,才能真正为他们带来凉爽,才是对高温下坚守岗位的劳动者最好的尊重和关怀。(文/贾梦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