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企业在开展供应链风险管理时普遍面临以下挑战。一是供应商信息不透明,信息不对称导致风险获取滞后,对二级、三级供应商的风险监控与评估尤为不足。二是外部环境动态变化,政策突变、自然灾害、物流瓶颈等各类风险事件频发,影响正常交付,缺乏有效工具进行立体化监测。三是数字化能力不足,难以实现供应链全链路可视化,系统孤岛问题限制了风险管理效率与风险处置能力提升。

针对这些业务痛点,合合信息启信慧眼深度融合半导体、汽车、能源化工等行业头部企业实战经验,重磅推出供应链风险管理方案。该方案基于境内外供应商管理、220+风险数据源接入、风险分级及量化预警机制、风险统计看板等多维防护体系,全方位助力企业筑牢风控防线。

image.png

为解决传统手段难以全面、准确监测供应商风险的问题,启信慧眼供应链风险管理方案对220+国家/地区的新闻网站、收费媒体、社交媒体等进行多语种数据采集,支持130+语种预翻译。企业可获取来自多渠道的供应链风险事件,涵盖自然灾害、合规风险、经营状况、物流交通、经营稳定性变化等多个方面,有助于全面监测风险事件,及时发现供应商潜在风险并核实,避免供应中断。

启信慧眼世界风险地图将各类风险事件分布与受影响的供应商分布进行智能叠加分析,实现全球风险的动态化更新与风险分布的可视化展示。企业可依托该地图持续追踪风险事件演变,快速掌握高风险地区及受影响供应商清单,及时调整订单分配,推动供应链风险管理从经验判断升级为数据驱动决策,提升供应链韧性。

为加强企业的主动防御能力,启信慧眼完善了风险推送功能。一方面,通过对风险分级、量化与分层,对接内部系统实时预警推送,企业可根据自身风险偏好设置风险等级或量化评分,自由选择推送渠道,及时把握应对窗口期。另一方面,支持推送风险至供应商及供应商自主上报,双重防范供应链风险,增强风险应对能力,提升风险管理效率。

以某汽车零部件巨头为例,此前曾因监控不到位导致资源浪费与供应链中断。采用启信慧眼供应链风险管理方案后,实现了对各类风险事件的自动化监测,及时推送风险事件和受影响企业名录,支持风险分级设置,主动跟进并预判风险影响,尽早启用储备供应商,有效提升了供应链风险管理水平。


推荐内容